圖為貴州“國醫大師”劉尚義。 貴忠依 攝
  中新網貴陽11月2日電 題: 貴州首位“國醫大師”劉尚義:仁心除病魔
  作者 楊雲
  “病人遠道而來,花這麼多時間排隊就為了找我看病,寧願我累一點,也要解決病人的痛苦,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。”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劉尚義教授說。
  10月30日,劉尚義教授剛剛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國家衛生計生委、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授予的“國醫大師”榮譽稱號,也成為貴州省榮獲此稱號第一人。
  “國醫大師”是新中國成立以來,中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評選的國家級中醫葯大師,是中醫葯界最高榮譽。“國醫大師”每5年評選一次,每屆評選30名,目前共舉辦兩屆。獲此殊榮的大師均為德藝雙馨、群眾認可、貢獻突出、影響巨大,且從事中醫葯工作50年以上的中醫大家。本屆評選出的30名“國醫大師”,涉及22個省,平均年齡80.8歲,最大的102歲,最小的68歲,劉尚義教授72歲。
  劉尚義教授1942年出生,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人,是貴陽中醫學院、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、教授。他於1961年考入貴陽醫學院中醫系,畢業後在金沙縣石場區醫院當了醫生,1972年進入貴陽中醫學院,既從醫又執教已42年。為第三、四、五批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、第一批貴州省名中醫。他以在業界德高望重的聲名、在坊間家喻戶曉的醫技和醫者崇高的職業操守,成為國醫大師獎項的“貴州第一人”。
  “窮醫道精髓、獻仁術愛心”是劉尚義教授掛在嘴邊的座右銘,從醫50餘年,他幾乎天天都在和患者打交道。即使已古稀高齡,每周一、三、四的上午,仍風雨無阻地在貴陽中醫一附院國醫堂坐診,並帶三、四名徒弟。
  為了教育學生學好中醫,劉尚義教授常用自己的求學經歷勉勵。“當時,我就是站在老中醫的身後,看他怎麼治病開方子,由於老中醫不讓記方子,我只能趁著上廁所的時候,寫下一些經典的方子,晚上回去之後慢慢研讀。”劉尚義教授說,為了記住“偷師學藝”的各種方子,自己褲兜里隨時揣著一個記錄的小方本,邊走路邊背誦。
  對中醫的學習,劉尚義教授認為中醫經典著作是中醫之本、中醫之源,學習中醫,首務必是研讀經典著作。他還認為,學習中醫要在“悟”上下功夫,對於中醫歷代各家學說思想,既不輕易否定,也不盲目接受,要將各家之長反覆思考揣摩,領悟精髓,用於臨床。
  為了專研,古稀之年的劉尚義教授早已通讀了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本草綱目》、《藥性賦》等中醫葯學專著,精於藥性。處方用藥,藥少力專,常常用藥不超過9味,患者常用“短小精悍,價廉物美”來形容。
  有時候工作中遇生活拮据的患者,劉尚義教授都盡可能少用貴重藥物,以免給患者增加負擔。有的病人覺得自己病情重,要求下藥重一點,他就風趣地說,“四兩撥千斤,我開七副,叫旗(七)開得勝。”醫者仁心,隻言片語就緩解了病人的情緒,拉近了和患者的距離。
  成了名醫,聞名而來的患者數不勝數。面對一些重病患者,他常常耐心地鼓勵,“即使得了一些絕症,也不要輕言放棄。西醫認為不行了,中醫說不定可以試一試。”劉尚義說,生命是寶貴的,哪怕只有一線希望,醫生也要搏一搏。
  40多年來,劉尚義教授培養了數以千計的中醫學人才,並通過傳統師帶徒的方式,培養出6名碩士、3名博士、2名博士後,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皆學有所成,有的成為大學中醫學科帶頭人,有的成為貴州省省管專家。
  劉尚義教授重嚴謹治學,更重為人品行,言傳身教,常以“醫為何物,救死扶傷,德在那裡,菩薩心腸”教導學生、弟子。如今雖已年逾七十,仍熱心教學,誨人不倦。他對醫院、學院、學會的授課之邀,但凡有空,皆會應邀而往,授課前必然精心準備,授課時旁徵博引,涉獵廣泛,與中醫相關的詩詞、歌賦信手拈來,侃侃而談,每每授課,皆座無虛席。學生評價他的講座集學術性、藝術性和趣味性於一體,讓人聽後酣暢淋漓。
  臨床治病之餘,劉尚義教授堅持經驗總結,主編了《南方醫話》、《中醫名言選》等書籍,參編了《醫林拔萃》、《中醫證候辨治軌範》、《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》、《中醫疾病診療纂要》、《感冒論治學》、《中醫名言選》、《中國中成藥》、《中國中成藥優選》、《中國基本中成藥》、《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(修訂版)》等書籍。並積极參加社會活動,從1972年至今,在各團體中開展學術講座、健康講座等百餘場,宣揚中醫文化和推動中醫事業發展。
  對於“國醫大師”這個榮譽稱號,劉尚義教授說,他只是中醫界的一名普通代表,這個榮譽屬於整個中醫界,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把一生所學傳授給年輕人,讓中醫造福更多人。(完)  (原標題:貴州首位“國醫大師”劉尚義:仁心除病魔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o15eowv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